欢迎您进入邯郸开放大学!

教育中的“无言”与“无为”

发布人: 佚名     发布时间: 2015/11/30     点击量:4556     返回

古人云:“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此语引申到教育中即可理解为:用顺其自然的方法管理学生、用沉默不言的方式实施教化。

然而,管理怎可无为,教化又怎能不言呢?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其劳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示范性。小的方面讲,不仅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且教师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大的方面讲,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巨大的人格感召力,教育爱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于是教师崇高的人格和对学生对教育无私的爱便成了学生心灵天平上两个最重的砝码。孔夫子在教学中倡导“仁者爱人”,而又做到了“其身正”,所以他道冠古今,终成万世师表。

这里,“爱心”和“身教”虽没有“言传”更为直接,却像温暖的春风感化着学生的心灵。

“孟母三迁”的故事曾作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流芳千载,但它体现出的不应仅仅是一个中国母亲伟大的母爱,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们更应从中感触到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内涵,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学生的确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潜在影响。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应该做到的,不仅仅是像孟母那样让学生远离一个“坏环境”,而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并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好环境”。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思想中不仅包容着教师要以身示范的含义,而且体现出好的自然环境和艺术文化氛围对学生美好品性的巨大陶冶作用。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教育的故事,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曾留下过学生心灵成长的足迹。真是“社会大舞台,学校小天地”,用“不言之教化”来形容又有何不妥?

这里,“无言”的环境,却导演着无数教育的喜悦与哀伤!

爱心和身教也好、环境也罢,它们虽然“无言”,但都是“教育”这一伟大概念中绝不可少的内涵,也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教育”一词显得如此庄严神圣、掷地有声。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信息量的爆增,知识老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为了不落伍于时代,“终身教育”的概念便脱颖而出,于是,古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又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这样,教师不仅要改以往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而且要尽可能创设情景以实现“参与式”与“发现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知识,以发展自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而在其成长过程中除需要知性知识的同时,更需要体验性知识,以促使其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大胆地把学生放入生活的熔炉,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去接受生活的砺炼,切不可关怀备至,越厨代庖,要知道温室育秧和拔苗助长做法的实质是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这里,一切大胆而有远见的“无为”,反而成了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根雕艺术给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因材而雕”,所以教师在教育中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关注学生对某种教育接受的可能性,据此来进行教育的设计和实施,既对学生有基本的共同要求,又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正如柳宗元所提倡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豪气冲天的“梁山风范”之于教育的意义在于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水平,要因时施教而循序渐进。张载主张教学要“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不仅注意到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阶段,而且注意到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认为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的自觉性,教师的教学便只能是“以水投石”,看来一个教师能否准确地把握何时为“可”、“间”在何处,是他教育成败的重要前提。

这里,有了这些巧妙精深的“无为”音符的点缀,伟大的教育进行曲才更为和谐、完美!

《道德经》中这样说:“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意思是说:陶器有空虚处,可以容纳东西,才成就了陶器的功用;房屋有室内空间,可以住人,便成就了房屋的功用。好个“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寥寥几语便将“有”与“无”的相辅相成,“无”之于“有”的配合作用讲的淋漓尽致,真个是“大道无形”!教育中 “无” 与“有”的关系大概也就在于此吧。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过多地注重了教育中“有言”和“有为”的一面,而却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无言”、“无为”教育的存在和其重要性!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的确应该从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来理解“教育”的伟大内涵,重新发现和定位“无言”、“无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管理无定法,应“有言”时要“有言”;

教化有真谛,该“无为”处须“无为”。

然而,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它艺术内涵的博大精深,在这块看似平凡无华的土地上,永远走不完的将是一代又一代播种者辛勤而无悔的耕耘。

分享至